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暨乡村建设行动 > 基层工作
本报讯(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苏英顺)今年来,漳州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推进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乡村“五个美丽”建设为重要切入口,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推动美丽建设与庭院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融合,助推全面加快乡村振兴。今年,全省下达我市7714个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工7558个,正在实施310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达3.6亿元。
为加快推进建设,我市继续把“五个美丽”建设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乡镇、具体村、具体点。强化组织调度,建立“月报告、季分析、半年观摩、年终盘点”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由市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集聚相关部门资金、政策合力共建,并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要求,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我市着力突出产业融合,注重推动“小庭院”向“大产业”发展,对美丽乡村微景观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全面挖掘农耕文化,加快打造美丽休闲旅游点,整合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推动美丽建设向美丽生活、美丽经济转变。如芗城区天宝镇一手抓内涵提升,因村施策,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的特色风格;一手抓资源整合,在田寮村依托当地食用菌特色产业,在房前屋后发展“移动智慧菇房”32间,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购销、分户经营”的模式,使单家独户提篮小卖变成了公司化营销,带动农户28户,户均年增收达7万元。该做法入选福建省庭院经济建设典型案例。漳州高新区九湖镇长福村是全国闻名的“百花村”,该村以创建“美丽庭院”为切入点,积极引导村民加入到花卉电商直播行业中来,拓宽了花卉销售渠道,推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帮助花农致富增收,把美丽庭院转化成美丽产业。平和县秀芦村改变过去单一种植蜜柚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实施“稻蛙菜”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打造477亩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动“美丽田园”建设,带动当地5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下一步,我市将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抓手,由点及面、带动辐射,有力有效扎实推进“五个美丽”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