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暨乡村建设行动 > 基层工作
游客在民宿里游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平潭大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全力做好两岸融合篇章,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平潭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优文旅 激活“一池春水”
旅游是平潭最大的资源,而发展旅游也成为平潭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苏平片区钟门村原是一个小渔村,村民们靠海吃海,以渔业养殖为生。如今的钟门村,改变了靠海吃饭方式,利用狭长的海岸线、独特的渔业风光、古朴的石头厝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民宿从业者前来投资创业,海边边民宿合作人倪世强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选择来钟门村创业,正是看中了这边有独特的沙滩、静谧的田园风光,能让游客得到放松。”倪世强说,民宿自2021年开业以来,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也入选了“2023年中国民宿品牌百强榜”。
来自厦门的孙成典则看中了钟门村的石头厝资源,他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对村内的石头厝进行改造,打造高端的民宿群,为钟门村带来人流量。
在人流的加持下,钟门村村“两委”带动村民们把传统的旧渔排改造成海上餐厅,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钟门村的成功经验是平潭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3年,平潭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43.79万人次,同比增长59.0%;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43.7%。全区共有3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村获评省金牌旅游村。
两岸融合 以产业带动交流
在海坛片区上楼村,果农们正在种植来自台湾的百香果苗。这片百香果园是上楼村与台湾青年、福建农大科研人员合作,引进台湾地区农业种植经验所打造的。去年,这片黄金百香果园首次种植就获得高产量,销售火爆。
“去年卖得好,所以今年干劲更足了。”上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振国说,作为两岸基层融合示范村,上楼村引进台湾社区营造理念,搭建两岸青年创业平台,扶持台胞种植经济作物,不仅开展黄金百香果种植,还在园区内养殖台湾蜗牛,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上楼村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平潭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两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似。近年来,实验区积极推动闽台农渔业融合发展,像上楼村一样通过引进台湾地区经验实现闽台农业合作蓬勃发展的例子还有不少。沃尾村的火龙果园、友谊村的百香果、当盛村的葡萄园等都通过引进台湾果苗品种和运用台湾农业发展经验,让村民们走上了新的致富路。
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实验区引进台资农企42家,创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农渔)产业园项目49个,引进百香果、火龙果等种植新品种137个,新技术25项。去年,平潭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两岸乡村农田水利建设交流会,开展农业领域对台交流116人次。
全域统筹 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解决。
近年来,实验区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按照“城村连片型”“村村连片型”“景村连片型”三类发展方向,初步形成13个村庄连片方案。
平潭北部生态廊道建于山海交融之间,串联起24个乡村,是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等于一体的滨海绿色长廊,入选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榜单。在廊道的带动下,沿线乡村蓬勃发展,借“廊”而上,青峰村、玉堂村、南盘村、钟门村、和平村等依托美丽的景致,发展民宿业、美食业等旅游业态,带动了“美丽经济”。
2023年7月,“一闸三线”工程正式通水平潭,惠及主岛167个行政村、景区,平潭人民彻底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城乡供水一体化也由此加速推进,通过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统筹管理和高效利用,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据悉,平潭已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路网一体化、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
“下一步,我们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坚持‘田园风光,城市生活’发展理念,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岚台农渔业融合,打造平潭特色乡村振兴新样板。”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林谋惠说。